后注浆技术是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通过在桩侧和桩端预先设置高压注浆管,并在桩体强度达到预 定要求后对灌注桩进行高压 注浆,从而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一种辅助工法。采用后注浆技术,成桩前首先在钢筋笼的两侧将注浆管与钢筋笼主筋绑扎牢 固,桩侧注浆管要保持一定的竖向间距,确保注浆过程中竖向注浆点之间不相互串通; 桩端注浆出口宜伸入桩端持力层或孔底沉渣一定深度,以达到对桩端持力层加固的目的。
后注浆技术通过以下方面对桩竖向承载力进行增强 :
1) 孔底沉渣与桩周泥皮的固化。后注浆后,通过对桩端孔底沉渣的固化胶结,使桩端土的端阻得 到提高; 通过使桩周围泥皮 的固化,使桩周土的软弱泥皮强度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桩的侧摩 阻力。
2) 桩端持力层的加强。对于粗粒土,如粗砂、砾砂和卵石等, 桩端后注浆后,桩端持力层一定 范围内的地基土由于水泥浆的渗 入胶结,使桩端持力层地基强度显著提高,从而提高桩承力。
3) 浆体的劈裂加筋效应。对于桩周土为软弱地基土的情况, 后压浆技术可以使桩周与桩端附近 一定范围内的地基土发生劈裂,在土体内形成一定程度的水泥浆胶结块或水泥浆加筋体,由于水泥胶结块和加筋体的存在,提高了桩周 和桩端土体的侧摩阻和端阻,使桩体承载力得到提高。
4) 桩体尺寸扩大效应。桩体注浆后,在高压作用下,水泥浆体在注浆阀周围形成一定范围的外凸,使桩体外形变为“糖葫芦” 或“钫锤”形。桩体外形的改变,提高了桩体的侧摩阻和端阻,增 加了桩体承 载力。
后注浆技术的影响因素较多,采 用后注浆技术时,建议桩竖向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不宜过大,以保证工程安全。